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责任编辑:游婕
(责任编辑:探索)
-
7月22日,大暑节气,山西芮城储能项目建设现场传来捷报——中国中车飞轮储能项目山西芮城100MW/50.41MWh独立储能电站成功并网!充分彰显了中车永济公司储能项目建设的攻坚“硬实力”。走进储能电站 ...[详细]
-
許多人將外資奉為重要指標,但外資真的很厲害嗎?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即可享全站不限篇數閱讀 ...[详细]
-
-今年洋桔梗产量提高,花农脸上笑开花。-蝴蝶兰有点“娇气”,气温低于15℃,就得住进大棚。海峡网讯(厦门晚报记者颜梅丽)大寒是天气冷到极点的意思,不过,昨日的厦门却是暖阳高照。 ...[详细]
-
位于边城镇的万顺新富瑞节能玻璃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玻璃有经验生加工企业。该公司拥有智能电控调光玻璃、高度度防爆单向透过玻璃、汽车调光玻璃、安全防爆夹层玻璃等一系列 ...[详细]
-
发布者:蒙蒙 浏览量:6714发布时间:2022/3/31 15:17:05 在诸多企业的助推下,气泡水近几年发展升级为更健康、更功能的主流饮品品类。老产品强化营销,新品牌纷 ...[详细]
-
滁州网讯全媒体记者汤 珏 通讯员周 勇)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公布2024年“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名单。我市共有17个品牌榜上有名,其中区域公用品牌1个、企业 ...[详细]
-
东南网2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通讯员 林晓燕 周晓丽)正月初一,晋江市梧林传统村落,张灯结彩,游人如织。在“侨村赶圩”活动中,高甲戏、木偶戏、舞龙舞狮、娘惹舞等特色民 ...[详细]
-
环岛路海边再现鸬鹚集体捕食奇观。 通讯员 凌飞鹤 摄鸬鹚图片。通讯员 凌飞鹤 摄扫一扫,观看鸬鹚震撼视频海峡网讯 (海西晨报记者 彭怡郡) 环岛路旁,一群黑鸟成群结队地从海面掠过,不时变换队形,令围观 ...[详细]
-
好消息!平安夜、跨年夜地铁运营至次日零点发布时间:2017-05-26 11:15 来源:豫都网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摘要]河南商报讯记者 陈诗昂)为便于平安夜和跨年夜市民出行,郑州轨道交通将延长运营 ...[详细]
-
本报讯 记者 曾聪虹)昨日,全市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召开,部署春季开学工作。泉州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疫情防控和学校组下发《关于做好全市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 ...[详细]